窝沟封闭防止儿童蛀牙注意事项
刚刚长出的牙齿,其窝沟发育是不够成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窝沟才会慢慢发育成熟。就像刚刚发芽的小树,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因此,刚萌出的牙齿相对说来容易受到蛀牙的侵袭。此外,如果窝沟较深,嵌进去的食物很难清洁,增加了牙齿患蛀牙的风险。对于窝沟比较深的孩子,尤其是在乳牙列阶段蛀牙较多的儿童,都属于龋齿的高危人群,建议做窝沟封闭。而窝沟比较浅的,则不必进行窝沟封闭。
但是,窝沟封闭并不是万能的,很多家长都问医生,“做好窝沟封闭是不是孩子的牙齿就不会蛀了,就一劳永逸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窝沟龋只是牙齿容易发生龋坏的一个部分,窝沟封闭只是对窝沟这个局部进行了保护,而牙齿的其他部分——如两个牙的相邻部位,如果不清洁干净,也还是会发生龋坏。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窝沟封闭是一种很好的预防龋齿的方法,但它绝对不是万能的,如果口腔清洁不到位,即使做了窝沟封闭还是会得蛀牙;此外需提醒的是,窝沟封闭剂会脱离,一般来说,窝沟越浅越容易脱落。
正确使用牙线,帮助清洁口腔
现在大家有了这样一个共识,就是刷牙是清洁口腔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但是,很多人都把刷牙当成清洁牙齿的唯一方法,这个认识就有问题了。对于孩子来说,在二岁半左右,乳牙列就已经完全萌出到位了。有些孩子乳牙列一形成,牙齿与牙齿间就有间隙,但大部分孩子是没有明显间隙的。由于萌出以后的牙齿大小是不变的,牙齿前后的距离是固定的,但是我们的骨骼是在发育的。到了一定的年龄,本身牙齿间没有间隙的孩子,牙齿和牙齿之间就会有间隙出现。如果这个间隙足够大,问题还不是很大,但是大多孩子牙齿间的缝隙都不够大,这时,当食物嵌到牙齿的缝隙中时,单纯靠刷牙是刷不掉的。这就很容易导致两个牙齿相邻的部位出现蛀牙。
所以,家长一定要有牙间清洁的概念。一提到牙间清洁,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牙签,其实,牙间清洁的工具有很多,除了牙签还有牙间刷等,但是对于孩子来说,这两种工具我们都不推荐。因为牙签会损伤牙龈及软组织;且牙间刷只适合牙间隙很大的情况下使用,对小朋友来说也是不适合的。
最适合孩子使用的牙间清洁工具就是牙线。牙线的最低使用频率是每晚一次,就是每天晚上刷牙之前,一定要先用牙线把牙间清洁干净,然后再刷牙。
牙线,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应该使用,特别是对于三岁以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对于小朋友来说,牙线的选择要把安全性、方便性放在首位,小朋友要容易拿,方法也要容易掌握,比如说那种带手柄的牙线,更适合小朋友使用。
牙线的使用也很简单,先将牙线弹进牙缝,然后顺着牙面前后拉动牙线,直至把牙齿清洁干净为止。但是,动作要轻柔,要避免压迫牙龈,避免给牙龈带来刺激。在操作中会不可避免地触碰到牙龈,但是不要对牙龈施加额外的力。同时,家长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使用牙线,因为孩子自己操作更为方便,更容易控制好力量。
乳牙患了龋齿是否拔,要视情况而定
儿童乳牙患了龋齿以后,是否需要修补也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并不是所有的乳牙蛀了以后都需要补的。因为乳牙是会替换的,如果孩子到了一定年龄,蛀了的乳牙接近替换了,医生判断下来,被蛀的牙齿可以坚持到换牙,而且也不会发生什么问题,那么,也可以选择不补。所以,还是需要家长带着孩子来医院让医生看一下。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牙龄以及恒牙发育的程度,做一个综合的评估。有些孩子可以不必补牙而选择观察。
还有一种龋齿的情况叫静止龋,就是光滑面是完全敞开的。我们知道,一般的龋坏是慢慢发展的,而静止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表面的龋洞已经完全打开了,就很容易清洁了,此时龋坏的进展就相对停止了,我们称之为静止龋。所以静止龋的进展就会很慢,这种情况也可以选择观察。
采取科学喂养方法,预防乳牙患“奶瓶龋”
儿童蛀牙有很多是奶瓶龋,特别是婴幼儿的龋坏更多的是因为奶瓶引起的。这种由于喂养方式不当导致的龋坏我们称之为喂养龋、奶瓶龋或低龄儿童龋。这种龋坏的特点是发生龋坏的牙齿比较多,甚至有的小孩会出现满口的蛀牙。很多家长就用奶瓶哄孩子睡觉,等孩子睡着了,嘴里还含着未咽下去的牛奶,而口内的牛奶会在细菌的作用下产酸,使得整个口腔呈现酸性环境。此时,就相当于将牙齿浸泡在酸中,非常容易导致孩子的乳牙发生大范围的龋坏。很多家长说,孩子的牙齿长出来就是坏的,其实往往并非如此。通常牙齿长出来时是好的,但因为一直是泡在奶水里面,龋坏的速度超过它萌出的速度,给人的感觉就是长出来的牙齿就是坏的。所以这是一种特别错误的喂养方式,让我觉着很痛心的是在现在这个年代,还能看到满口20颗乳牙全部蛀掉的情况。因此,千万不要让孩子含奶嘴睡觉,睡前一定要进行口腔清洁。
此外,还需特别提醒家长的是,长时间使用奶瓶可能会影响孩子颌面部发育。因为吸奶瓶有一个吮吸的动作,这种吞咽的方式和我们成人的吞咽方式最大的不同在于,成人的吞咽舌头是顶在上腭上的,而吮吸这个动作舌头是顶在下颌和牙齿的内侧的。
如果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还维持这样一个吞咽方式的话,就意味着舌头会长期地停留在下颌和牙齿的内侧上。其实,舌肌的力量是很大的,长期、持续的舌肌的力量对下颌骨有一个外推的作用,所以很多孩子就会因此而形成反颌。而且这个反颌很难纠正,因为这种吞咽习惯不改变,矫正以后仍然会反复出现。而且这个习惯到了一定年龄就很难改变。
同时,反颌与奶瓶喂养的时间也是有关系的,一般来说,我们推荐对婴幼儿采用奶瓶的喂养方式最迟不要超过一岁半。一岁半以后就可以培养孩子用吸管或杯子喝奶。通常我和家长讲“奶瓶不能吃了”,家长第一个反应就是“奶不能吃了?”其实,不是不让孩子吃奶,而是不让孩子用奶瓶吃奶,只是换一种吃奶的工具而已。
我有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