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都比以前快了很多,很多工作也需要和别人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而且即使不面对工作伙伴,我们也总要与伴侣和朋友朝夕相处。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即使做不到吐气如兰,恐怕大家也不愿意一张口别人就掩面皱眉,从而在沟通上产生隔阂。相比“下面的气味”,口腔异味这种“上面的气味”可能更常见,也更容易带来尴尬,说它是社交杀手也不算太过。今天咱们就来简单聊聊口腔异味,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没有什么应对的好办法。
口腔异味多见于成年人,男多于女,与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密切相关。
口腔异味虽然表现在口腔,但是由于口腔和咽、喉、鼻腔等都是相通的,所以意味着口腔异味的根源可能在口腔,也可能在其他部位,除了口腔疾病,呼吸、消化、内分泌等系统的疾病都可能是造成口臭的原因,虽然相比之下没有口腔疾病那么常见。
为了讲述方便,我们简单按口腔来源和非口腔来源区分进行叙述。
异味来自口腔
先说说口腔来源的,其实口腔异味大多数还是源自口腔本身的问题。
人的口腔并不是绝对无菌的环境,牙齿、牙龈、舌头上都有细菌定植,口腔内温暖湿润的环境,加上口腔上皮脱落细胞、进食后残留的食物残渣、牙垢等,为细菌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这些细菌分解口腔内的有机物,产生挥发性的硫化物,比如硫化氢、吲哚、胺等(是不是有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些成分和上一篇提到的某些人体代谢产物的成分一致?为了避免引起不适,这里不多说了),这就是口腔异味产生的主要机制。
但正常生理情况下,由于有唾液的不断分泌冲刷,口腔内的异味并不那么容易被察觉出来。
如果遇到唾液分泌减少的情况,比如干渴状态、刚刚睡醒、吸烟等,口腔异味就会比较明显;
如果不注意口腔卫生,没有养成定时刷牙漱口的习惯,使食物残渣积存,被细菌分解,就会散发出明显异味;
如果进食了葱、蒜、韭菜等刺激性食物,也会出现一过性的口腔异味。
当然更多的还是口腔源性疾病导致的口腔异味:龋齿会在牙洞中堆积食物残渣,牙龈炎、牙周炎等疾病会引起局部炎症,这些因素都可以促进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分解口腔脱落上皮和食物残渣中的蛋白质,产生挥发性的硫化物,从而产生较为明显的异味。
口腔以外的病变
既然说大部分口腔异味来源于口腔疾病,那自然也有少部分来自口腔以外部位的病变,这就比较五花八门了,比较常见的有:
鼻咽部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化脓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不良和胃食管反流病;
呼吸系统疾病,如化脓性支气管炎、肺脓肿等;
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肠梗阻、部分恶性肿瘤等;
中毒性疾病,如有机物中毒。
如何预防口腔异味
了解完了口腔异味的产生机制和可能原因,最后我们来说说口腔异味该怎样预防,如果发现自己有口腔异味,又该如何应对。
最简单有效的口腔异味预防措施是重视口腔卫生,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如果发现龋齿应当及时治疗。戒烟戒酒,适当减少刺激性食物及不易消化的油腻食物。饮食有规律,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如果发现自己有口腔异味,也别着急,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应对口腔异味主要做到四点:
1、改善卫生习惯。每天至少2次刷牙,饭后或进食甜食后最好要漱口,必要时可以使用口香糖和漱口液;
2、调整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减少葱、蒜、韭菜、臭豆腐之类的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3、治疗口腔疾病。及时治疗龋齿、牙周炎之类的口腔疾病,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于捣乱分子要安排得明明白白,该洗的洗,该补的补,该拔的拔。
4、莫忘其他检查。如果注意了卫生习惯,也调整了生活习惯,口腔科相关检查也排除了口腔疾病,但口腔异味却仍没有改善的话,就需要到医院其他专科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相关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疾病,尤其要警惕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我有疑问